Scopus与CNKI会议收录解析
收录在Scopus或CNKI的会议,不一定是国际会议。 这两个数据库的收录范围和标准不同,不能直接作为会议性质的判定标准。下面为您详细解释:
1. Scopus 收录的会议
Scopus 的特点: Scopus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评议学术文献摘要和引文数据库,由荷兰爱思唯尔公司出版。它偏重于国际性、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会议。
与国际会议的关系:
大概率是国际会议: 一个会议如果能被Scopus收录,通常意味着它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,评审流程规范,会议论文质量较高。这类会议很大概率是真正的国际会议(通常名称里会带“International”字样,组委会和参会者来自多个国家,工作语言为英语)。
但并非绝对: 也有一些高水平的全国性会议(但工作语言和流程国际化)也可能被Scopus收录。同时,也存在一些质量不高的“水会”或“掠夺性会议”通过各种方式混入Scopus,但其国际性和学术价值存疑。
结论: 被Scopus收录是会议质量的一个重要正面指标,但不能100%等同于“顶级国际会议”。你需要结合会议的其他信息(如主办方、历史、声誉)综合判断。
2. CNKI 收录的会议
CNKI 的特点: 中国知网是中国最大的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,其收录标准主要服务于中文科研群体。
与国际会议的关系:
收录范围广泛: CNKI会收录大量在中国境内举办的、高质量的国内会议(如“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会议”)。这些会议的官方语言通常是中文,主要面向国内学者。
也收录在华举办的国际会议: 在中国举办并发表中文论文的国际会议,其论文集也通常会被CNKI收录。
语言是关键: 如果一个会议的论文集主要在CNKI上以中文发表,那么它很可能主要是一个国内会议,或者是一个有中文轨的国际会议。
结论: 被CNKI收录完全不能证明一个会议是国际会议。它更多地表明该会议与中文科研圈相关。
总结与对比
特征 | Scopus | CNKI |
---|---|---|
主要覆盖范围 | 全球,以英文文献为主 | 中国,以中文文献为主 |
收录倾向 | 国际性、高质量的期刊和会议 | 中国国内高质量的期刊、会议、学位论文等 |
能否判定为国际会议 | 重要参考,但非绝对标准 | 基本不能作为判定依据 |
如何准确判断一个会议是否为国际会议?
不要仅仅依赖收录数据库,而应该通过以下方式综合判断:
1. 看会议名称: 是否包含 “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...” 等字样(但需注意,名称可以随便起,不能全信)。
2. 看主办方和承办方: 是否有国际性的学会、协会或知名国际高校参与主办或协办?
3. 看会议历史与声誉: 这个会议是第几届?在您的研究领域内口碑如何?可以咨询导师或同行。
4. 看往届论文集: 查看往届会议的论文作者,是否来自世界多个国家?论文工作语言是否为英语?
5. 看学术委员会: 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是否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该领域知名学者?
6. 警惕“ predatory conferences”(掠夺性会议): 这些会议以营利为目的,评审不严,滥发录用通知。它们可能会宣称被某些数据库“收录”或“检索”,但其国际性和学术价值极低。
最终建议:
在您的研究领域内,导师和资深学者的推荐通常是最可靠的判断标准。一个在领域内公认的、有影响力的会议,无论它被哪个数据库收录,都是值得投稿的。